南京西路三件套梅龙镇广场地标

作者:Bliss Office时间:2022-04-07

第一次听说梅龙镇广场边上的梅龙镇酒家是从朋友口中得知的,脑海中当即浮现出了武侠剧里酒旗飘飘,两位高手边喝酒边比武的画面。想象中,店门不大,看上去应该与旧时寻常百姓家的门脸无异,两边再一边一个大红灯笼高高挂起,这才符合“梅龙镇酒家”五个字包含的韵味。

 

到了上海,朋友推荐得起劲,据说已有80年历史,发展至今已是静安区三个推荐餐厅之一,索性决定去吃吃看。


我们大概是晚上6点半从长寿路附近的酒店打车过去的,市区道路相对不那么宽,行人很多,倒是不太堵,车开得也不快,20分钟左右就到了。以为是在某个僻静弄堂里,没想到是在魔都最繁华的南京路上,地铁2号线直达,周边还有公交,交通上倒是很方便。


怎么说呢?要不是门匾上的字,包括两边门楹上的对子,还真没发现这里就是梅龙镇酒家的入口处。因为完全就是一个普通的弄堂口啊。


走进弄堂,里面是一个大院子,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栋带着塔楼、游廊和大抱柱的三层英式庄园豪宅,但外观和店内大红底色、雕龙画凤金饰的中国宫廷式装修风格大相径庭,给人一中一西两种截然不同的视觉效果。


我们去的是梅龙镇酒家的总店,最早是上海滩颜料大王奚润如的公馆,后来奚润如家道中落,便由金融和实业大亨虞洽卿买下。

虞洽卿将地皮一一卖出,建成新式弄堂房子,取名“重华新村”。弄堂口沿着街面造了一栋三层公寓,曾是张爱玲的旧居。珍珠港事件后,公共租界也不太平,虞洽卿撤离到大后方,公馆所有人变成了杜月笙。

1942年,梅龙镇酒家为扩门面迁址于此处底层,此后一直是总店所在。到90年代初,整个底层和二楼皆为梅龙镇酒家所有。而到今天,三层仍为居民,共五十余家住户,所以梅龙镇酒家从来不做夜宵生意,为的就是不打扰邻居休息。

 

店内包间均以包含中国传统文化意味的字节命名,以“殿”收尾,很有历史和文化的厚重感。

 

我们吃饭的包间——仁和殿

还有保和殿等等

包间的装修风格也很传统

大红门

富贵牡丹,是著名书画家郑镜台为梅龙镇集团旗下紫觐殿酒家开张送的贺礼

包间里还挂了一幅“中华奇葩”的题字,是时任上海市委副书记杨堤在1998年为梅龙镇酒家题的字。在当时,“奇葩”还是用来形容一件事物尤其出众的褒义词呢~

服务员的工作服风格走的也是传统风格,整体是黑色,袖口以金色镶边,袖子上还绣着游龙,中间再以盘口系之。服务员年纪整体偏长,几乎都是梅龙镇酒家的老员工了。

 

一落座,服务员就给我们每个人上了一杯茶,品一口,有小伙伴立马惊呼“好香”啊~问了服务员才知道这是上好的铁观音。


在外面餐厅吃饭,当然要点他们家的招牌。

 

梅龙镇酒家百分之八九十都是老菜,创新的不多,常常遇到客人的嗔怪,但过不了多久又会来吃。至今,他们还有两三道菜是从开始卖到现在都没有停过的,比如大煮干丝。

 

梅龙镇酒家最早是由两位京剧票友创办于1938年,因慕《游龙戏凤》中正德皇帝私访梅龙镇酒坊一节而得名。虽说是酒家,但起初店内主营的却是淮扬点心。

彼时上海滩淮扬菜盛行,大小馆子林立,梅龙镇酒家并不十分景气,在租界工商局任职的李伯龙和几个朋友便将这家店盘了下来,聘请因战争息影的明星吴湄担任经理。吴湄虽为女子,但才华出众,论胆识和智慧都不逊于男子,酒家的生意渐渐好了起来,但真正要立足上海滩还差了一点。

当时抗日战争已有六年,胜利在望,国民政府在重庆,与上海来往不绝,吴湄便利用出色的公关能力挖到了川菜大厨沈子芳,从此在梅龙镇酒家开创了川扬合流之新风,形成了独特的海派川菜。

 

素火腿:梅龙镇酒家八十年来的镇店之宝,是由豆腐炒制而成,曾获全国金鼎奖——餐饮界最高规格的奖项,吃起来带着点肉脯的口味,又没有那么浓烈的肉味。


蟹粉鱼翅:梅龙镇酒家的头牌,蟹季时现拆,不当季时就用猪油炒好,油封保存;鱼翅是他们自己发的。做好这道菜的关键是“舍得用料,以本伤人”,一两鱼翅半两蟹粉,外加好汤,又浓又厚的一盅,鲜美又营养,一锅三十盅,多不得,少不得。


富贵鱼镶面:梅龙镇酒家镇店名菜之一,曾获世界奥林匹克烹饪大赛金奖。富贵鱼即鳜鱼,这道菜对鱼的大小很有讲究,小了不好看,大了不入味,所以沈子芳规定鱼的大小控制在一斤到一斤二两之内,到现在都是不能变的规矩。出锅时鱼肚很挺、形状完整,鱼肉配上盖料,香辣但又不呛喉,佐一筷子面条小菜,后味依旧浓郁。

 

粉蒸肉:川菜的代表,但梅龙镇酒家粉蒸肉的粉都是自己用各种香料和大米炒制而成的。米粉不怕油只怕干,油越多越香,所以会额外再加麻油和红油。因为加了糖,吃起来还回着点香甜。


水晶虾仁:选用苏北上等河虾仁。做法很简单,放油放盐炒,不再有其它调味料,最大程度上保证了虾仁的原汁原味。呈盘晶莹剔透,透过虾仁,可以看出盘子上干干净净,没有任何拖泥带水的酱汁,虾仁依旧弹牙、清爽,留下满嘴鲜香。蘸着甜醋吃,还有一种吃大闸蟹的感觉。选虾仁有讲究,不能太Q弹,不然就是假的。


生爆鳝背:梅龙镇酒家素来喜欢用鳝背,连普通的响油鳝糊用的也是鳝背,这样显得更高级。鳝背肉本厚,但这道菜吃起来特别软熟,问过才知道原来是加了点醋,却又吃不出酸味,也是很奇妙。


草头猪肝:草头就是俗称的野菜,吃起来很新鲜,猪肝很嫩。朋友介绍说炒草头对火候的把握很难,火大火小都会让草头蔫掉,还有一定要油多一些,不然不好吃。

 

席间,服务员还给我们上了山药红枣汁,鲜榨出来的热乎的,不仅浓香滋补,也让我们在寒冷的冬日感受到了一丝暖意。 

 

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梅龙镇酒家被上海市政府外办指定为外事接待单位:

1986年,卢森堡副首相是首位在梅龙镇酒家就餐的国宾,同年还有卡萨布兰卡市代表团;

1991年,时任新加坡副总理的李显龙到访,在梅龙镇酒家饱餐一顿后,大步流星,走回了下榻酒店锦沧文华;

1997年,法国总统希拉克先生应邀访华,期间在梅龙镇酒家用餐时,宴罢喜形于色,称“梅家菜”是最好的中国菜

也曾有一段时间,酒家享有“高堂尽鸿儒,过往皆骚客”之美誉:

 

周扬、夏衍、吴纫之、田汉、于伶、洪深、赵朴初等常在此秘密商谈革命工作;

抗战胜利后,郑君里、白杨等一批从重庆归来的进步人士,与留沪的同行曾在此举行会师宴会;

上海越剧界著名的“十姐妹”在此举行过轰动上海的结拜仪式。

 

1958年,周恩来总理曾在酒家设宴款待上海冶金系统的专家和劳模,并称赞梅龙镇酒家的菜味道好,当他品尝了酱爆茄子后说:“你们用普通的原料烧成这么好的菜肴,将来生意肯定做不完。”

 

在梅龙镇酒家总经理熊佳俊看来,梅龙镇最大的财富就是其代代相传的大厨:


“梅龙镇的第一代川菜泰斗是沈子芳大师,他的徒弟则是国家高级技师徐正才,现在的包国京大师,则是‘梅家菜’第三代传人,他的徒弟周晓敏大师,现在已经成为了第四代传人,正是这样清晰的脉络,造就了梅龙镇独一无二的口味。”

 

不少久居海外的上海人,回乡之后总要到梅龙镇寻找记忆中的味道;而对生长在上海、生活在上海的人来说,梅龙镇往往是见证他们人生许多重要时刻的场所。常常可以看到爷爷奶奶结婚在梅龙镇,儿女结婚也在梅龙镇,甚至第三代的满月酒也会放在梅龙镇举行的场景。

 

前不久,梅龙镇酒家举办了80岁生日,朝着“百年老店”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。很多在梅龙镇工作过的老领导、老技师、老员工都来参加了这场盛会。


熊佳俊在周年庆上说:

“梅龙镇的发展,需要谱写新的篇章,海派川菜的延续,需要新的传承,温暖和感动人的美食,更需要我们做出新的努力。80年的店史,是一份财富,80年的传承,更是一种责任,时刻鼓励和鞭策着我们继续前行,相信在各位一如既往的支持、关心、帮助下,在我们一代又一代梅龙镇人的共同努力下,梅龙镇这块金字招牌一定会更加璀璨夺目。”

 

饭毕

夜益深

走出酒家

站在弄堂口

人流、车流

转身回望过去

梅龙镇之旅亦是一段历史穿越之旅

 

梅龙镇酒家曾获荣誉

1988年,梅龙镇广场被评为国家二级企业;

1994年,梅龙镇酒家跻身全国饮食业50强之列,其中利润率位居全国第一;

1996年上海在市公关协会组织的“驻沪海外人士看上海”一项问卷调查评选活动中,梅龙镇酒家是全市唯一一家被评为“最喜欢的上海餐馆”的餐馆;

2006年,梅龙镇酒家被全国酒家酒店评定委员会评为国家特级酒家;

2007年,梅龙镇酒家被上海市名牌产品推荐委员会推荐为“上海名牌”;

2008年,梅龙镇酒家经中国饭店业领袖峰会组织委员会评选及审议通过,入选“2007-2008年度中国百佳餐饮品牌”,荣膺“全国十佳中华老字号餐饮品牌”殊荣。


3707梅龙镇广场 H Space精装办公出租,11月上旬装修好

商圈:静安寺,南京西路,人民广场,恒隆广场,太古汇

地址:静安区南京西路1038号37F

交通:地铁2/12/13号线南京西路步行3分钟

户型:174.7平

总价:50507全含

物业费:36.65元每月

付款方式:押三付一

配套:会议室 茶水间

交付标准:11工位+4个隔断间

招商业态:科创 传媒 文创 广告类 金融 设计等!